求助!量表信度检验中,因子分析时遇到棘手问题。恳请各位大师帮忙!!
[align=left]将愿日文版的量表翻译为中文,做信效度检验:[/align][align=left]主要数据如下:[/align][align=left](1)Cronbach's α为0.959,[/align][align=left](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KMO值(取样时切量数)为0.855,[/align][align=left]Bartlett's球性检验的[b]X2[/b]值为4309.622,自由度为1035,达到0.05显著水平[/align][align=left](3)总计46个题项的MSA(取样适当性量数)均>0.5,均在0.743以上。[/align][align=left](4)46个题项间的共同性>0.2,且均>0.622.[/align][align=left](5)转轴后的因子负荷量(负荷量以>3.0为标准),提取10个公因子,共解释总变异量的72.502%[/align][align=left](6)正交转轴后的成分矩阵[b]([/b]因素负荷量的选取标准以0.400来检验)。提取的10个公因子的负荷量均大于0.4经正交转轴后,成分矩阵如附件中的表:
[img]/attachments/201203/ET53245201203290721161.gif[/img]
正交转轴后的成分矩阵.doc
[i](325 KB)
[/i]
昨天 22:58 上传
[/align][align=left] 原量表中条目归类是:维度1:1—9题,维度2:10—20题,维度3:21—25题,维度4:26—32题,维度5:33—35题,维度6:36—43题,维度7:44—46题。[/align][align=left] 因子分析后个条目的归类就全部打乱了。[/align][align=left] 麻烦哪位大师帮我分析一下原因以及之后的解决办法。小女子谢谢啦!![/align]
[img]/attachments/201203/ET53245201203290721162.gif[/img]
这个是很正常的,原量表的归类与因素分析后的归类一般情况下都是不相符的,这个时候你的前测就起到了一个检验作用,为什么会不相同呢?第一,量表所测对象之特质是否因受测者之间文化差异而出现认知差异,此时你的量表要经过该专业的学者或该行业或部门的实务专家进行讨论修改,以适合受测者对特质认知的归类;第二,从因子转轴后看你的因素被分为十个,因此你的题项有一定的鉴别力,但是否各个题目都有鉴别力,需要将数据分为27%的高分组和27%的低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定;第三,需要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首先,项目分析包括剔除该题后,量表内部一致性是否增加或不变,如果是,则需删除或修改,其次项目分析包括该题与所在量表的相关性,如果相关性低于0.3,此时需要删除或修改。透过上述分析,如果你的因子分析仍存在问题,说明的样本源受到了污染,比如受测者胡乱填答,此时你需要设置过滤项,以检视是否有说谎者,第二,样本如果非特殊,就说明抽样有问题,抽样是否合理,一般我们限于精力和物力,需要进行分层抽样,即样本的覆盖要广,这样测起来才有外部效度。综上建议,进行前测和量表修改,如有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样本容量是不是较小?题项较多,因子结构较复杂,需要较大的样本容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