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方程论坛SEM-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s Archiver

spssamos 发表于 2012-3-7 22:59

关于结构方程pls方法中的测量变量的个数

用pls进行结构方程的路径分析,看到一些文献上说pls方法不存在模型识别问题,但是对测量变量有没有个数限制,比如一个潜变量可以有10个左右的测量变量吗



另外怎样进行模型拟合忧度的评价呢  我用的是visual pls软件,并没有提供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方法



谢谢大家!






  


[img]/attachments/201203/ET49816201203072257001.gif[/img]


心理学辅导 发表于 2012-3-7 23:04

amos好用些吧,pls不太了解。

spsschina 发表于 2012-3-7 23:09

[indent]gigisoft 发表于 2011-8-24 09:46 [img]/attachments/201203/ET49816201203072257002.gif[/img]

amos好用些吧,pls不太了解。[/indent]我的这个样本比较小  估计不符合正态分布

lisrel 发表于 2012-3-7 23:14

嘻嘻  具体原理我也搞不懂

pabbs 发表于 2012-3-7 23:19

PLS软件可以同时处理形成型模型和反映型模型,不管是哪种模型,在理论上都没有限制观测变量的数目。但是从实际模型构建来看,较多的观测变量意味着变量间共线性问题可能发生,对于形成型模型,这种共线性问题将导致指标效度降低和指标冗余问题(见Diamantopoulos,2001),对于反映型模型,尽管不存在共线性问题,但增加观测指标数量需要增加样本数目,这将(1)导致模型卡方值增大;(2)如果该模型是嵌套模型,那么将增加模型的复杂程度。

潜变量分析 发表于 2012-3-7 23:24

[i] 本帖最后由 ich19860426 于 2011-8-26 08:21 编辑 [/i][indent]psyche2008 发表于 2011-8-26 00:46 [img]/attachments/201203/ET49816201203072257002.gif[/img]

PLS软件可以同时处理形成型模型和反映型模型,不管是哪种模型,在理论上都没有限制观测变量的数目。但是从实 ...[/indent]谢谢,我不太懂什么是嵌套模型,我是做了个简单的acsi模型,然后顾客期望和感知质量这两个潜变量用反映性指标来做测量模型,但是我发现如果用问卷的所有问题不加归类的话,做出来的路径分析中,各个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太小,很多都小于0.5,这是不是因为您说的测量指标变多然后需要样本数增大的原因。

再一个问题就是,我在模型假设时,将顾客期望的反映性指标进行了归类,这样用pls做出来的路径分析的因子载荷还可以,但是我在效度检验时,又用探索性因子分析 也就是spss的因子分析做了个分析,主成分方法,和我的假设的归类方式有些出入,这时候是不是需要更改模型的假定,即更改我原来测量模型假设的各个测量变量的分类方式,就是各个测量指标的确定。还有就是归类后,一个测量指标的各个问卷问题是不是简单平均来做pls分析,谢谢了

51jijin 发表于 2012-3-7 23:29

[i] 本帖最后由 cc_last 于 2012-3-7 20:58 编辑 [/i][indent]ich19860426 发表于 2011-8-26 08:20 [img]/attachments/201203/ET49816201203072257002.gif[/img]

谢谢,我不太懂什么是嵌套模型,我是做了个简单的acsi模型,然后顾客期望和感知质量这两个潜变量用反映性 ...[/indent]楼主 你的问题解决了吗?我也有这个问题 。我有几个潜变量对应的题项很多(十几个),这些题之间相关性很高,我对其中一个有17题的潜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可以提出4个主成分,那么我能把这4个主成分根据物理解释作为可测变量吗?也就是说形成可测变量的时候不是根据题项,而是根据主成分,且在迭代得到潜变量的通径系数时,也就用这些主成分形成的可测变量的载荷。这些载荷如何获得?是先通过spss中的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确定,还是只用smartpls这样的分析软件就能得到,不用提前做?

补充一点:其实有几个潜变量对应的那么多题项 也可以归类,问卷上就是那么归类的,就和你的很类似了,应该同样存在二阶的问题,你是怎么处理呢?

还有excell 转txt 为什么在smartpls中导入后显示问号呢?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